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節,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好好準備,累積了足夠的力氣、破繭而出,在新的一年張開彩色的翅膀飛翔吧🦋
50年仍歷久不衰的經典繪本,是從孩子是寶寶時期,4個月開始親子共讀,到現在4歲了都還很常點閱;甚至1-2歲時期,從美國回台灣的飛機上,讀了將近400次,讀到都背下來了呢!
美感方面,當年作者卡爾爺爺走在時代很前面,用繽紛的顏料與紙張拼貼構成圖像,直到今日,這樣的美術設計都還自成一格,沒有年代感拉開與孩子的距離,一本書紅了50年,再版N次維持同樣的畫面,經典中的經典,堪稱傳奇。
用科學的眼光看,你知道嗎?
1. 真正吃水果的是蝴蝶,毛毛蟲吃葉子
2. 大多數蝴蝶結蛹不結繭,但有例外唷!
更多的問答,歡迎上 @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 了解
這是一本詩歌戰勝科學的故事🐛
這本書小編站在家長的角度,喜歡書裡介紹:星期一到日、數量、水果、點心,和毛毛蟲化蝶的驚喜,搭配時節春暖花開,玩遍毛毛蟲吧!
🍃 葉子打洞學數數:
👉 使用材料:各色綠色色紙、打洞機
👉 步驟:
1. 準備葉子們,畫上葉脈
2. 寫下想讓孩子學到的數字,小編這裡編1-12
3. 請孩子拿著打洞機,打出對應的數量~
📍手做心得:
假裝你是毛毛蟲,吃什麼比較合適不會肚子痛呢?
請孩子拿著打洞機,假裝是毛毛蟲,開始狂吃吧~
一邊數數字一邊練習手部小肌肉的運用,毛毛蟲吃飽了嗎?
偷偷包夾一點科普概念:真正毛毛蟲吃葉子的居多,成蝶了才吸花蜜吃水果,當然,不管是毛毛蟲還是蝴蝶,吃棒棒糖🍭都不是好主意啦!





🎨 蓋畫:
👉 使用材料:圓形海綿、各色顏料、各色色紙、口紅膠
👉 步驟:
1. 剪出許多不同種形狀、顏色的葉子
2. 請孩子在畫紙上自己佈置大自然,貼上葉子
3. 用圓形海面蓋出毛毛蟲來吃葉子吧!
4. 精細一點再加上毛毛蟲的眼睛和觸角
📍手做心得:
請孩子想像:如果你是毛毛蟲?來佈置自己的家吧!注意聽喔,他一邊佈置一邊有好多故事在發揮想像了:
「粉紅色的葉子可能是草莓口味的,也許會肚子痛,不要吃!」
「嗯~媽媽我跟你說好不好,我的腳丫也是很多圓圈變成的耶!」
「那我們試試看用腳丫來蓋毛毛蟲吧!」
小腳丫也想來參加?蠻合理的這麼多小指頭湊成的圓圓,當毛毛蟲很可以啊👍
在幫孩子腳趾塗顏料的時候,他簡直開心到飛起!一隻稱呼這隻腳丫蓋出來的毛毛蟲:腳丫蟲!還把作品拿去問爸爸,猜猜哪隻是腳丫蟲?







=



🎩 手做帽子:
👉 使用材料:各色色紙、口紅膠
👉 步驟:
A. 剪出圍住頭圍的長條形作為基底
B. 剪出觸角、眼睛
📍手做心得:
這個超級無敵簡單,看了就會了,給4歲孩子材料,引導研究需要什麼形狀、搭配什麼顏色,他自己完成沒問題喔!剪剪貼貼,帽子一戴!把自己變成毛毛蟲啦!!還戴著出去騎腳踏車說他要去找葉子阿姆阿姆!






🎴邏輯配對:
👉 使用材料:各色圓形貼紙
👉 步驟:
1. 紙張折出線條平分格子
2. 用不同顏色的圓形貼紙貼出毛毛蟲、畫上表情腳丫和觸角吸引孩子
3. 請孩子參考已有的毛毛蟲顏色,在空白處貼出一隻一模一樣的毛毛蟲
📍手做心得:
要拼出一摸一樣的毛毛蟲,替牠找「朋友」,這裡玩邏輯思維和培養專注力,這個活動準備起來5分鐘,Lucas 2歲半超愛貼貼紙時期就能玩沒問題👍





